透過特別收益策略,掌握升息循環下的投資契機

Picture2

全球央行激進升息立場以及投資人對經濟衰退擔憂日增,帶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急升,金融市場近期再度呈現劇烈震盪。儘管今年全球金融市場表現不如以往,不過機會總是伴隨風險而生,經過大幅修正後,目前全球股債資產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正逐步浮現。

由於全球主要央行目前多數採用升息的緊縮政策來對抗通膨,料將進一步影響市場流動性、企業信心及經濟活動。以美國為例,由於美國可能持續升息至4.0%以上,部分的聯準會(Fed)官員已經預期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及失業率將出現顯著修正。

透過股債多重資產,分散投組配置風險

不過,通膨和經濟終究會有放緩和落底的一刻,為了掌握股債資產未來輪動表現的機會,且把握全球央行邁向升息週期過程中的投資契機,不妨可透過「特別收益」策略的多重資產投資組合來提前布局。

所謂「特別收益」策略的多重資產投資組合,係指以上市特別股(ICE美銀核心固定利率優先證券指數)、投資級永續債(ICE美銀投資級機構資本證券指數),以及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彭博巴克萊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各代表指數依照40%/30%/30%的比例所組成。

為何要採用此一策略?因為影響股債資產表現的風險因子各有差異,經過不同股債資產的分散後較能降低整體投組的風險。此外,根據歷史經驗,各類資產在不同景氣循環週期多呈現輪動表現,可望在未來行情回升的情況下,發揮互補互助的功用。

舉例來說,在2018年美國持續升息環境下,存續期間相對較長的特別股、投資級永續債就承受較大的壓力而下跌,不過隔年度即出現較大的反彈幅度。根據Bloomberg統計,特別股和投資級永續債於2019年度的漲幅分別為16%和18%。

再往前看到2015年時,由於當時原油價格崩盤、擔憂中國經濟硬著陸等因素,使得信用風險較高的非投資等級債的表現較弱。不過,2016年的非投資等級債表現就出現大幅回升,Bloomberg統計該年度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漲幅為17%。

市場能見度仍低,聚焦長期息收累積機會

考量在通膨憂慮緩解、Fed政策緊縮腳步趨於明朗之前,市場的動盪格局恐將持續。不過,由特別股、投資級永續債和非投資等級債,三種資產所構成的多重資產投組,長期是以息收累積做為總報酬的主要貢獻來源,一方面可降低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另方面在市場能見度仍低、波動加劇的環境中,可做為核心配置的優選之一。

目前三種資產的配置策略上,在特別股方面,看好以銀行、保險為主的產業,另偏好防禦型的公用事業。在投資級永續債的部分,將著重在尋找具有較高信用評等的優質標的。至於非投資等級債目前則是偏好防禦型的必需消費產業,並審慎面對可能的違約風險。短期內仍將視市場狀況調整三類資產的投資步調,且須留意股債資產仍有波動風險。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