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風潮下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Picture2

AI熱潮來襲,全球市場年初以來AI、科技等概念股飆漲,即便近期出現修正,與科技股連動性高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年初迄今上漲52.37%,而台灣加權指數也有21.7%的漲幅。隨著各式AI的應用技術推出,凡是和AI議題相關個股幾乎成為市場寵兒,推升指數及相關個股屢創新高。即便台灣在AI原生引擎部分未嘗到甜頭,但在AI 伺服器相關中上游,如組裝、主機板、電源供應器、機殼等,多少都有因此受惠,進而帶動股價飆漲,各家券商也紛紛調高目標價,有些股票甚至高到已經用2025年的獲利來做評價的基準。

然而,近期市場波動較大,AI族群首當其衝影響最大,引起投資人關注AI究竟是趨勢還是炒作。首先要從實質面看,這波AI 的風潮主要起因是微軟旗下的OpenAI推出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令市場驚艷,隨後各家軟體巨擘也爭相推出類似的生成式AI。然而,不管是哪家的引擎或平台,幾乎都使用NVIDIA的平台與伺服器版本,因此造成相關晶片需求爆棚。加上,美國對中國大陸的AI晶片禁運預計在9月1日生效,市場瘋搶晶片供不應求,價格也水漲船高。

由於AI伺服器所需要的電源供應、記憶體、散熱規格比一般伺服器高,因此單價較傳統伺服器高出不少,對相關中下游廠商也有所幫助。就目前來看,這一波AI風潮最大的贏家,無疑是NVIDIA。即便其他競爭對手AMD也有研發出另一套硬體平台規格,且很多數據不比NVIDIA的差,但市場普遍認為短期各大平台要更換成其他平台的機率不高。

就短中期而言,AI的主要焦點在NVIDIA。就過去的經驗,對於這一種風潮主流個股的評價都非常高,如先前的Tesla在公司仍虧損時,股價就已經一飛沖天,而NVIDIA今年股價走勢可以用狂噴來形容,7月中一度最高來到480美元,漲幅超過3倍。若以7月底收盤價467美元算,2024跟2025年本益比分別在50倍以及41倍左右十分驚人。

根據過去經驗,純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儘管NVIDIA 已經不便宜,甚至偏貴,若要像年初繼續噴出,機率自然降低不少。但根據市場的調查,NVIDIA最新一季數字仍有可能超出分析師預期,因此8月下旬財報公布後市場的反應就非常的重要。

在台灣AI概念股部分,其評價也是水漲船高,有些券商給予AI股票的目標價,已經達2024-2025年的24-25倍水平,只比NVIDIA目前估值低些,但就整個AI伺服器獲利的角度而言,這些廠商跟NVIDIA就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投資團隊認為股價被高估,一旦大盤出現比較明顯修正,這些個股修正的幅度將會不小。

展望後市,長線AI概念股仍被看好,只是短線過熱難免出現小幅震盪,待相關標的回到正常價位水位,仍是優質投資標的。美國展開財報週,其中APPLE、亞馬遜、NVIDIA和Meta等公司的展望,將牽動台灣電子族群基本面。同時,台灣近期法說會所釋出的展望來看,整體消費性電子產業逆風仍在,能否提早迎來曙光將有待觀察;個股操作方面,電子族群除可持續聚焦在AI相關個股外,可留意新技術的亮相,包括鏡頭、高階光傳輸模組等。傳產方面則可觀察旅遊、食品,以及近期舉辦的生技展相關個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