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積極回補 科技股迎接旺季
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 劉彥伯

大型權值股台積電法說會對下半年展望樂觀,股價頻創歷史新高,加上外資積極買超,台股加權指數奮力挑戰新紀錄,惟週五在美中衝突升溫與美股回調的影響下,週五跌逾百點,然週線仍是連六週收紅。中小型股在短線漲多的獲利了結賣壓逐步消化後,櫃買指數也出現止跌回穩跡象,週線收平。
美國科技股創高後震盪,台股也是依循美股腳步,短線有上檔壓力待突破,又有美中互關領館事件干擾,類股快速輪動換手,盤勢會震盪較劇烈。由於市場資金活水豐沛,加上進入科技產業旺季,預料仍是繼續由科技股主流帶領大盤走勢,下半年仍有高點可期。未來有三個觀察重點:7月最後一週至8月第一週多家美國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公布,紅色供應鏈搶食蘋果供應鏈的產品有哪些,外資持續回補的力道。
科技產業展望正面 台灣經濟成長亮眼
美股走勢持續分岐,以傳產股為主的道瓊工業指數今年來仍是下跌,但是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皆在6月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在疫情持續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催化下,成長動能相對佳的科技股仍是全球股市的主流趨勢。
台股與美股脈動一致,根據半導體龍頭廠台積電法說會三大重點,(1)第3季展望預期正面,全年營收上修成長至20%,上調資本支出,超出市場預期。(2)5G手機滲透率預估達17%至19%,高於原先的15%。(3)高效能運算(HPC)、先進製程帶動半導體成長。
先進製程滿載到年底,相關產業將受帶動;蘋果規劃自製晶片,且即將推出5G新型智慧手機,有利台股蘋果供應鏈。此外,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且股價創高,跟上電動車趨勢的台廠將增添動能。
在科技產業持續回流改善經濟結構的背景下,由於台灣防疫有成,內需經濟活動回溫,再加入政府發放的三倍券效應,中經院22日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1.77%,較4月預測大幅上修0.74個百分點。這是國內預測機構首次在疫情期間上修經濟成長率,且台灣表現將高於全球平均值。
外資持續回補台股 國安基金不退場
資金方面,國安基金於7月15日決議持續護盤,這在穩定投資人心理的幫助大於實質幫助。未來影響台股資金動能的重點,在於全球資金動向。美國、歐洲及日本三大央行透過購債向市場注資,快速擴張資產負債表達到歷史高點,目前市場資金活水豐沛。
全球資金寬鬆,除息行情啟動,國際資金匯入推動台幣匯率已經衝過29.5。外資從6月開始至7/23,已回補買超1270億元。另外,再比較外資對主要亞股的買賣超動向,7月以來對台股買超金額居亞股之冠,回補最為積極。
儘管台股指數現在已是高檔位置,但近期外資券商紛紛調高台股本益比評價,從國際資金在全球新興市場配置的角度來看,台灣疫情控制能力佳、經濟維持溫和成長、企業獲利亦是正成長,產業具競爭力,匯率波動風險比其他新興市場低,再加上殖利率始終維持在全球平均水準之上,可望持續吸引外資。
下半年題材可留意半導體 以及「零接觸」經濟
我們觀察,法人已開始將選股眼光拉長至2021年,建議操作策略在於尋找有中長期結構性成長機會的標的。
儘管全球爆發肺炎疫情,但半導體產業過去三個月在疫情之下仍成長,台灣半導體類股2020年第二季展望大多優於預期。主要受惠原因為:第一,自2019年末整體半導體庫存已去化至健康水位;再者,客戶擔心因疫情造成斷鏈,積極備貨建立庫存;第三,突然暴增的居家辦公相關需求。因此,在疫情中仍有不少公司5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或次高。考量到外資資金流才剛開始轉為正向,加以半導體產業多項趨勢性題材持續發酵,如5G、HPC、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等等,我們對於2020下半年半導體類股的股價表現抱持著審慎樂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