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調整與升息循環已接近下半場,價值投資取勝

Picture1

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受諸多利空因素衝擊,從去年初至今的利空因素依序包括「通膨升溫、烏俄戰爭、中國防疫動態清零、供應鏈庫存調整、通膨趨緩速度不如預期、去年6月/9月/12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以下簡稱FOMC會議)連續3次對經濟前景預測與利率點陣圖大幅調整、中國無序解封、衰退預期增溫」等,致使全球金融市場股債齊跌,投資人無所適從。

前述利空因素中,對資本市場的衝擊尤以「FOMC會議對經濟前景預測與利率點陣圖的大幅調整」為甚:(1)去年6月FOMC會議,下修美國去年GDP增速,由2.8%下修至1.7%;上修去年利率中位數,由1.875%上修至3.375%;上修今年利率中位數,由2.875%上修至3.75%;(2)去年9月FOMC會議,下修美國GDP增速,去年GDP增速由1.7%下修至0.2%;今年GDP增速由1.7%下修到1.2%;上修去年利率中位數,由3.375%上修至4.375%;上修今年利率中位數,由3.75%上修至4.625%;(3)去年12月FOMC會議,下修美國今年GDP增速,由1.2%下修到0.5%;上修今年利率中位數,由4.625%上修至5.125%。

前述部分利空因素已見趨緩或鈍化:(1)FOMC對今年中位數利率的調整由2.875→3.75%→4.625%→5.125%,利率調升幅度已開始收斂;(2)通膨增速亦見趨緩(見下表),美國去年11月CPI年增率已自去年6月高點9.0%下滑至7.1%,去年11月核心CPI年增率亦自去年9月高點6.7%下滑至6.0%,近期最新公告的去年11月核心PCE年增率亦由5.0%下滑至4.7%,符合市場預期;(3)台股供應鏈庫存調整自去年4月啟動以來至今,已接近下半場,上游台積電法說認為此波庫存調整有望於今年上半年完成,而部分庫存調整啟動較早或調整力道較劇烈的下游產業已見庫存調整即將完成的隧道曙光,例如下游板卡、面板等產業,研判後續產業面庫存調整即將完成的好消息將陸續增多,且部分個股股價已修正至相對合理的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評價,投資價值開始浮現。

Figure1

惟前述多數利空因素雖趨緩或鈍化,但來自供給面因素的通膨影響因子卻難以藉由央行貨幣政策管理,包括美中製造業脫鉤、環境永續綠能減碳、全球人口老化、能源轉型進度不如預期、近期中國無序解封對供應鏈的潛在影響等因素,因此研判今年全球總經環境仍將處於高通膨與高利率並存,且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將抑制今年上半年指數上檔空間。不過,去年以來台股指數下跌至今,目前(資料日期2022.12.23)本益比10.5倍,股價淨值比約1.9倍,下檔空間亦開始相對收斂,因此操作建議不追高,建議可逢回布局長線趨勢股,著眼半導體升級、4G升級5G、HPC高速運算、AI人工智能等科技趨勢以及國內生技、綠能產業發展趨勢,並建議長線價值型投資人可就「穩定現金流、高股利配發率、高殖利率、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環境永續」等價值投資面向,搭配庫存調整進度以及產業趨勢,尋找投資機會與標的,建議可關注逢回加碼績效表現佳的台股基金以及與環境永續高股息價值概念相關的基金。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