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修正中後段,逢低分批不躁進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 王誠宏副總

今年以來,全球不僅發生俄羅斯及烏克蘭戰爭,接著因為原物料價格高漲,通膨出現惡化,市場對於聯準會過快升息速度,產生了很大程度的擔憂。除此之外,中國出現疫情嚴峻而導致封城,讓實體經濟陷入放緩的狀況,這些種種因素讓全球金融市場進入修正循環,成長股修正尤其明顯,以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例,分別修正約25%及12%(截至5/17)。面對跌跌不休的金融市場,投資人該如何看待?
解讀聯準會升息態度,升息將引導市場重新回歸均衡
整理近期美國各聯準會官員談話,紐約主席Williams談話提到,未來兩次會議上各升息50BPS作為基本場景是合適的、聖路易主席Bullard提到Fed準備在未來會議上升息50BPS,這個節奏目前是合適的,加息75BPS不是基準情境,必須使利率回到中性水平以上以降低通膨,當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沒特別高,就業市場的強勁與經濟衰退不一致。大致上可以看出,Fed傾向透過提高利率,引導商品以及就業市場供需回歸均衡,且提早來談論經濟衰退,是不必要的。
中國經濟受疫情影響,下半年隨積極政策將落底回升
四月中國經濟體現疫情影響,且影響程度超預期。生產端的部分,物流受阻、庫存消耗等因素都使得工業所受影響較大,上海、昆山等地的高技術製造業也受影響;需求端的部分,製造業投資尚顯韌性,房地產、基建投資增速下滑,消費則出現了兩位數負增長。短期來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大,然而展望下半年,伴隨疫情緩和、供給側修復,以及積極的宏觀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發力,經濟有望反彈。
下半年景氣改善通膨緩解,利用震盪低檔分批布局策略
從現階段預期下半年,我們認為第三季中國景氣將出現改善,全球製造業進入週期性底部,糧食收成後通膨見頂,同時貨幣政策緊縮預期見頂;第四季中國景氣持續改善,美國經濟轉為穩定,歐洲景氣出現好轉,同時通膨出現回落,政策緊縮程度減輕。對應這樣的景氣預判,現階段的投資行為可以分批布局作為主要策略,待第四季反彈後收割。以投資標的而言,我們認為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以這次全球金融市場修正幅度來看,科技成長股屬於重災區,可以特別著墨,特別是大行業事實上還是受惠於新興科技創新帶來的需求成長,半導體的運用也越來越多。以國家別而言,則可以留意美股以及台股,觀察重點是美元,一旦脫離升值趨勢,將更有利於全球金融市場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