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況波動 投資機會浮現
中國信託國際投資科主管 葉松炫

全球經濟正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大挑戰。疫情甫見曙光,地緣政治風險造成糧食能源價格飆漲引發通膨惡化,衝擊各國經濟復甦。為展現打擊通膨決心,美國聯準會(Fed)3月升息一碼後,5月再宣布升息兩碼,創下自2000年以來最大升幅,不排除6、7月再各升息兩碼,並自6月開始縮減其9兆美元資產組合,以雙管齊下的方式降低位於40年高點的通膨率。
然而隨著俄烏戰爭陷入膠著,市場逐漸消化利空,關注焦點轉移至未來升息及縮表動向,聯準會多次鷹派升息已經引發全球股市資金大規模出逃。美元指數4月單月即大漲5%,導致歐元貶值,包含台、日、韓在內等多個亞洲國家股市淪為外資提款機。貶幅冠軍的日圓跌到歷史新低,有「日圓先生」之稱的前日本財務省高級官員榊原英資稱,日圓匯率可能跌到1美元兌150日圓,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儘管市況波動,卻也為投資人帶來投資機會。依據歷史經驗,聯準會升息對金融股有利,近期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逆勢大幅調升第二季營收展望20%,帶動美國金融股狂飆,便為最佳案例。除了看好金融產業外,投資人也可將眼光投向沒有外資撤離問題的市場-越南。相較於泰國外資持股比例45%,越南有外資持股上限,比例僅佔5%,且今年以來匯率貶幅1%僅次於港幣,風險相對小。
越南近來重新開放國際觀光並恢復許多國際航線,經濟逐漸走出疫情陰霾。亞洲開發銀行於4月初公布亞洲經濟展望報告,認為高疫苗接種覆蓋率、貿易擴張等因素支撐下,預估越南未來兩年經濟成長將居東協之冠外,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測越南2023年GDP成長率可達到7.2%。
若以5年投資期間來看,相較台股、美股等全球市場,市值小的國家具有先天優勢,其中又以總市值僅占半導體龍頭企業台積電1/3規模的越南最具發展潛力,讓台積電漲1%的資金可以讓越南漲3%,中國供應鏈也往越南移轉,越南貿易順差預計第二季底外匯儲備超過1200億美元,3年前僅300、400億美元,成長速度非常快。
端看下半年的趨勢,投資人也不必過度悲觀。即使升息帶來的不確定性仍高,市場對於經濟衰退擔憂加深,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公布財報後,絕大多數企業營收優於預期,資訊科技類股不僅營收優於預期的比例最高,約達90%,且第二季財測給予正面展望的比例亦相對高於其他產業。科技多重資產的基本面堅實,以長線來看,不妨以科技多重資產基金布局股債、多空靈活操作。唯值得注意的潛在的風險是美國若維持升息,資金可能繼續保持撤離,投資人得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