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次景氣周期如此特別?
施羅德投資集團投資策略師 Tina Fong

獨特的經濟數據造就這次不同以往的周期
美國作家馬丁·吐溫曾說過:「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有驚人的相似。」我們當然了解沒有景氣循環會是一模一樣,但這次的周期表現的確很特別,很難與過去相提並論。根據數據來說,美國經濟可以被分為景氣循環四個階段,分別是擴張、放緩、衰退和復甦。
若以書本對「衰退」的定義—連續兩季實質GDP呈現負成長—美國目前似乎處在衰退階段,但衰退通常伴隨高失業率,不過,這件事不但沒有發生,相反地,失業率還處於這幾十年來的低點,強勁的勞動市場說明經濟應是擴張階段,甚至可說是接近產能滿載。
若繼續觀察其他經濟指標,如商業調查(正在惡化)和通貨膨脹變化率(仍在加速),顯示美國經濟已經經歷一種特殊型放緩—停滯性通膨;從這角度來看,今年美國股市急遽下滑與停滯性通膨特徵倒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才說,這次的經濟周期相當特別,無法輕易地被分類。
獨特的情況造就了雙速經濟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快速升息持續發揮作用,我們預期明年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期,數據將會漸趨合理;自戰後以來,每當實質GDP連續兩個季度呈現負成長,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就會將其認定為衰退周期(如圖),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是根據監測各種總體經濟指標來確認美國經濟衰退時間的官方權威機構。
而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宣布進入經濟衰退。
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累積庫存的影響下,第二季GDP表現疲弱,尤其GDP分項中庫存投資明顯下滑;因此,根據近期令人失望的GDP數據,斷言本輪周期已接近尾聲似乎為時過早。
事實證明,本次景氣循環與以往很不相同
我們正處於相當特別的情況,在近期經濟活動開始緊縮之前,經濟動能甫從Covid-19封城中大幅復甦,總體數據已經回到了正常水平。同時,與過去的周期相比,美國8.5%的通膨率相對較高。讓人想起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起源於當時油價推升通膨,促使其飆升到創紀錄的情況。
與1970年代不同的是,Covid-19導致的商品供需不平衡是這次通膨的主因,而烏俄戰爭和中國清零政策對供應鏈的影響加劇了此情況。因此,若要與1970時的情境比擬,似乎不太適當,尤其是考慮到強勁的勞動市場表現。
看似恢復到了正常,但還不是時候
我們預計隨著美國經濟衰退,未來幾個季度將出現回歸正常周期的數據表現;不只是GDP增長可能會收縮,失業率的上升將首先導致出口缺口縮小至負值,通貨膨脹也應該會從高點回落。
對投資人而言,這意味著將回到較熟悉的環境,亦即,股市在衰退時可提供評價面較具吸引力,且儘管企業的盈餘低迷,但美國股市通常會受到市場重新評價的激勵。
我們可以從今年夏天的反彈中可以看到,投資人(過早地)預期聯準會將導向較低限制的立場,以支持經濟增長和實現就業最大化;這也推動了評價的大幅度重估,但當聯準會主席?威爾打破人們對近期寬鬆政策的預期時,評價就突然逆轉,總之,我們預測聯準會在明年年底調整方向,可能會以較寬鬆應對衰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