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展望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 王誠宏副總

聯準會加速升息末端,留意利空淬煉後的布局時點
回顧2022年,在通貨膨脹失控以及聯準會前所未見的高速升息壓力下,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空前的威脅。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幾個趨勢誕生,包含美元大幅上漲,債券殖利率快速上揚以及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引發各地金融市場股災。截至(10/25),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下跌30.5%、美國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0%、道瓊歐洲指數下跌27.1%。多數投資人面對跌跌不休的金融市場,已喪失投資信心,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投資人反而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尋找利空匯集後的布局時間點。
2023年後半年美國經濟有機會落底回揚,最差狀況正在進行式
服務業部分,美國實質所得改善及多數家計仍有超額儲蓄,將抵銷信貸政策收緊的影響,預計2023年第2季消費開始改善;製造業部份,2023年第2季前仍在主要去庫存階段,ISM將在低檔整理,加上信貸政策收緊的影響,企業資本支出將放緩。預計整體經濟在2022年急凍後2023年第1季到2023年第3季間將逐步改善,整體動能仍受貨幣政策緊縮影響而壓抑,預計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但是否出現金融風險仍需持續觀察。貨幣政策的部分,聯準會將在2022年底前升息至4.75%,並小幅上調點陣圖預留彈性,但升息周期已近尾聲。預計2023年下半年起隨通膨回落至3至3.5%,預計2023年第4季將有降息空間。
殖利率來到相對高檔,目前環境有利美國投資級債券
聯準會升息速度最快時間點已過,面對景氣趨緩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聯準會後續可施展政策的空間也將逐漸有限。過去經驗顯示,當聯準會利率升息步伐近尾聲、利率持平之時,伴隨長端美債利率的下行,債券市場往往迎來反彈行情。另外,聯準會開始升息後三個季度的時間足以使市場逐步消化利空消息並且調整止穩,過去兩次升息經驗(2004年、2015年)顯示,聯準會升息後三季進場投資等級債市場,持有一年都有正報酬。目前預期聯準會鷹派升息在11月會議後力道將減緩,再加上目前美國投資等及債收益率來到13年最高點位,評價面極具優勢。
利空測試不斷,股票投資宜利用震盪低檔分批布局策略
目前市場對第3季企業財報也顯得十分悲觀,據FactSet統計,美國標普500企業Q3獲利年增率預估已下修至2.4%,為2020第3季以來最低。新一輪美股財報季即將來襲,華爾街對其表現總體持悲觀態度,而投資人將更加關注產業領頭羊的財報表現,並將其作為全球經濟狀況的風向球。若企業財報不如預期悲觀、通膨年增率再度回落或就業市場出現降溫,將有望使市場脫離弱勢震盪局面。展望2023年,過度悲觀的經濟預測將落地,而美國通膨也將逐步遞減,投資人不妨趁機逢低分批布局,買在景氣相對低點,在景氣相對高點時逐一賣出,又或者是透過美國投資等級債券,作為階段主要核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