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便捷的特色,使ETF成為投資人主要投資工具之一。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11月底,在台灣掛牌的ETF檔數已達到200多檔,總規模約3.6兆元。ETF市場發展日趨成熟,從傳統的市值型、產業型、配息型到債券型等領域,琳瑯滿目的ETF產品,常會讓初入市場的投資人不知從何下手。但只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和需求,就能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ETF投資標的。
股神巴菲特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發現足夠濕的雪和長長的坡。」長坡代表投資時間,濕雪則是具備潛力的投資標的。對於年輕小資族來說,其實不需要擔心本金較為受限,因為已經擁有一個最珍貴的天然優勢,就是時間組成的長坡。只要長期持續投資,即便是小額資金,時間的威力也會透過複利效果,為投資人帶來不俗的投資成果。除此之外,年輕投資人通常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可以採取適度提高風險,追求更高報酬的投資策略,加速達到財富累積目標。
綜合時間和風險承受度高兩大優勢,較適合年輕投資人的ETF產品是成長型ETF。雖然波動可能較高,但往往也能帶來較高的報酬。成長型ETF爆發力強勁的特色,也常被投資人作為拉動投資組合報酬率的火車頭。若利用定期定額投資,還能透過微笑曲線攤平成本,進一步降低成長型ETF的投資風險,長期累積下來,往往會是一筆可觀的財富。除非有現金的需求,否則較不建議年輕投資人選擇配息型的ETF,因為定期將ETF持股的孳息領回,將大大減損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影響未來財富的累積。
目前市面上的成長型ETF多以科技股投資為主,這是因為科技股目前具備較高成長潛力,例如台股成長型ETF的主要持股,大多鎖定科技股各族群中,具備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而投資區域為海外的成長型ETF,則大多布局美股幾大科技巨頭。但投資人仍應注意ETF成分持股的相關風險。
就長期投資來說,專注布局積極投資的成長型ETF,將是年輕人追求長期報酬最佳策略。若是對單筆進場時機猶豫不決的投資人,則可以將手中資金分批投入,或是採用定期定額方式,在成長型ETF的帶動下,小額資金定期投資,經過5年、10年後,有機會可累積相當財富。
(統一投信提供,記者陳欣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