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百寶箱|SITCA投信投顧公會

追求高配息率 在長多行情將大幅降低總報酬表現

人存ETF趨勢成形,據證交所統計前五大定期定額ETF,今年以來至10月底定期定額戶數共增加29.8萬,創歷年同期新高;而包括台積電、兆豐金的前五大定期定額個股,僅增加1.3萬,為歷年同期新低,顯示ETF相對於個股的眾多優勢,持續吸引投資人投入。

觀察近期投資人持續投入ETF原因,ETF的配息率是重要因素,元大投信分析,「高配息」普遍被認為是正向因子,也造就了本波配息型ETF規模、投資人數大幅領先市值型ETF,但事實上「高配息率在長多行情將顯著降低總報酬表現」,因為配息落袋為安等於停利,配息率愈高甚至有可能抵銷長期投資成果。

假設某ETF每年年化報酬率10%,根據數學計算,在不配息的狀態下,10年報酬率為259.4%,若每年配息6%,報酬率將下滑至216.8%;若每年配息12%,報酬率再降至186.8%,顯示不配息與配息型ETF,在長期複利效果存在顯著差異,尤其當投資標的長期走升,配息率愈高則累積總報酬愈低,且會使時間對資產成長的幫助趨近0,因此若投資目的是為了擴大資產成長機會,則在ETF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建議應以不配息的成長型ETF為首選。

至於配息型ETF的設計初衷,在於提供固定頻率配息現金流,以此規劃日常生活支出,並非各年齡層或不同風險承受度的投資人都適合投資,根據前面的績效試算,高配息率在長多行情會大幅降低總報酬表現,因此對於距離退休時間長達30至40年的年輕小資族,為了尋求長期資產成長機會,選擇市值型ETF,長期成長性將高於配息型ETF,更可以善用「時間×市值型×不配息」,盡可能擴大複利優勢。

此外,對於較積極的投資人,或許會選擇槓反ETF進行操作,也提醒槓桿ETF是追蹤標的指數「單日」正向兩倍報酬,一旦看錯方向的損失會較原型ETF為大,且複利效果特性會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正向兩倍累積報酬有所差異;反向ETF是追蹤標的指數「單日」反向一倍報酬,複利效果特性會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反向一倍累積報酬有所差異,兩者都僅適合熟悉產品特性且可以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謹慎評估自身風險屬性與商品適合度,並嚴設停損規劃。